南通化工醫藥農藥行業召開年會共謀綠色發展
2018-06-26
5月8日,由南通市化工醫藥行業協會、南通市化工學會及南通市農藥協會共同主辦的南通市化工醫藥農藥行業綠色發展論壇暨2017年度會員大會在中華慈善博物館成功召開。六十多家協會會員單位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馬建平,南通市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繆建紅,南通市經信委副主任王曉紅,南通市農委農業執法支隊支隊長鄒新華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論壇上,南通市化工醫藥行業協會、南通市化工學會薛健理事長首先為大家總結了2017年度化工醫藥協會所做的工作。薛理事長也表示協會工作離會員單位和政府部門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包括:推進會員單位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的力度還不夠強,有效承接政府職能還需進一步落定等。 南通市農藥協會共有會員單位56家,其中農藥生產企業48家。會上,南通市農藥協會施永平理事長介紹了2017一年來南通市農藥企業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2017年《農藥管理條例》及其配套規章先后施行,同時在以環保為主要舉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我市農藥企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少數農藥生產企業陷入停產減產的困境,部分企業被迫搬遷改造,部分企業則出現產銷兩旺、業績大幅增長的喜人景象。截至2017年年底,有統計的南通市29家農藥企業的總資產合計達134億元,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28.9%。 南通市經信委王曉紅副主任對協會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她認為本次年會協會的舉辦有效契合了建設美麗中國的主題,抓住了當前化工行業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在經濟循環化、綠色低碳化、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化工醫藥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王主任表示今后市經信委也將與協會、學會加強密切合作和聯系,合力為全市化工醫藥行業安全、高效、和諧發展,為建設強富美的新南通貢獻力量,實現企業綠色科學繁榮。 推進綠色經濟發展,是當今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展綠色經濟,把綠色低碳、綠色消費貫穿于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全過程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次大會特地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就國家和地方出臺的相關文件精神的宣傳貫徹、精準扶持等方面進行了解讀和授課。 化工醫藥行業作為南通的傳統支柱行業,經過60多年發展取得長足發展,經濟總量占到全市1/7。化工醫藥都將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行業,也是南通經濟的重要一環。王曉紅副主任強調發展綠色化工大有可為,但是也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比如產品的同質化、布局不合理、安全環保問題突出、自主創新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她呼吁大家主動適應國家要求,及早謀劃未來發展思路,并提出發展綠色化工的三點建議:一是加快轉型升級,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發展理念,結合供給側改革,行業轉型、環境整治、長江大保護的新的要求,加快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高風險化學品工藝的替代和改造。二是注重環保安全,因為環保和安全是化工企業的兩條生命線,對環保和安全問題采取零容忍態度,堅決遏制安全和環保重大事故的發生。第三是要推進智能化的制造,推動企業實行機械自動化換人,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裝備改造生產線。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企業本質的安全環保水平,強企業,強行業,共同實現行業高水平高質量的發展。 綠色化,化工產業生存與發展之所系。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馬建平指出,化工行業目前存在產能結構過剩矛盾突出,行業能源消耗總量較大,能源利用效率仍然較低,綠色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長江經濟帶是繼我國沿海經濟帶之后最具活力的經濟帶。但一直以來,“化工圍江”、“三廢”污染的問題使長江沿線環境承載力日益接近飽和。在關于江蘇省在沿江化工產業整治工作上,雖然謀劃早、成效多,但是在整治過程中仍面臨著較大困難。一是化工園區存在容量不足的問題,二是化工企業分類管理規范標準缺乏。化工行業內部分類多、差異大,安全、環保風險高,各地在落實整治工作時存在著標準不一的問題,一些技術先進、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水平高的項目與企業也被列入禁止、淘汰之列。 馬建平副秘書長指出發展綠色化工行業,需要堅持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堅持優化布局與園區建設相結合,堅持優化升級與綠色生產相結合,還有堅持創新驅動與標準引領相結合。 江蘇優嘉植物保護有限公司尹衛東作“創建綠色工廠 樹立企業新標桿”報告。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蔣國強作“致力科技創新 助推綠色發展”報告。 會議最后,南通市化工醫藥行業協會、南通市化工學會薛健理事長對協會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建議。一是在不平凡的發展階段爭取發揮更大作用;二是加大和政府部門的聯系和溝通,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政府分憂,增強協會凝聚力;三是要多學習國家政策信息,多渠道收集有用信息。 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對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